瑞典乌普萨拉交流小结
- 生活
- 2024-05-19
- 80热度
- 0评论
乌普萨拉的冬天悄然来临,空气中弥漫着阵阵寒意,提醒着人们冬季的脚步已经近了。翻开手机相册,时光倒流回到刚抵达乌普萨拉的初秋,那时阳光温暖,天空澄净,仿佛一切都透着宁静与美好。每日傍晚漫步于林荫小道,耳边回荡着温柔的音乐,路旁矗立的古老建筑和随处可见的自行车道,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而亲切……这些场景如电影般在脑海中一幕幕闪过,感恩这个学期所看到的风景、聆听到的声音、经历的故事以及学习到的知识。感恩在这个秋天遇见乌普萨拉,遇见瑞典,遇见Uppsala University。
「宁静 · 温馨」
初次听到瑞典的名字,脑海中浮现的多是广袤的森林、清澈的湖泊和极光的梦幻画面。这种憧憬源于对北欧神秘自然的向往,源于对《冰雪奇缘》中冰雪世界的想象,源于对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纯净风光的渴望。当真正抵达乌普萨拉的那一刻,沿着石板路步入市中心,被眼前宁静祥和的氛围深深打动。这座古老的大学城,有着太多的称号和光环:瑞典学术之都、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、诺贝尔奖得主的摇篮等。这里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历史与现代,古老的教堂、石砌的城堡、现代化的图书馆和静谧的河流,共同谱写了这座城市的动人旋律。乌普萨拉的气候四季分明,夏季温暖舒适,冬季则白雪皑皑,天朗气清,空气中弥漫着阵阵寒意。在冬季的早晨,可以看到白雪覆盖下的河流,闪烁着晶莹的光芒,令人心旷神怡。即使是寒冬时节,也不需要厚重的衣物,一件保暖的外套便足以抵御寒风。
刚到乌普萨拉时是九月中旬,每天傍晚都能看到金色的落日,天空从橙色逐渐变为紫色,最后融入深蓝的夜幕。每每站在河边,欣赏这日渐变幻的天空,心中充满了平静与愉悦。甚至曾经跑到图书馆的露台上,伴着日落写作业,感受那份宁静中的美好。无论是晴朗还是多云,乌普萨拉的落日总是那么迷人。正如小王子所说:“人在难过的时候就会爱上日落”,但我相信,无论何时何地,任何人都会爱上乌普萨拉的落日。



「 启发 · 对比 」
大学并没有中国传统意义上的食堂存在,虽然确实可以在图书馆楼下或是其他地方找到卖食物的地方,但这些地方并不会因为建在学校里就对于学生降价。这里也的确存在书店(兼卖文具),但是同样价格昂贵。图书馆中同学们会有集体讨论问题、闲聊、吃东西的习惯,对于需要安静学习环境的同学来说在图书馆学习并不容易。
和国内的大多学校不同,乌普萨拉大学是整个镶嵌在整个城市里的大学,它的每一处都和这个城市息息相关

每天都课程甚至都在这个城市不同的地方上课,这无疑让整个城市都充满大学的气息,有一种浓厚的氛围感


教学楼里总是十分宽敞,永远有非常多的座位或者圆桌子,让大家相互交流讨论,总是不显得烦闷
当然了,有得有失,这样的方式让生活难免失去便利:
在瑞典生存的主题,大概是“省钱”与“煮饭”吧。北欧物价之高全球闻名,但是也没有高到离谱的境界,主要是服务行业
的收费较高,如交通(坐公交一次20-30元)、餐饮(麦当劳、汉堡王等快餐店均消也要70-80元)等,只要不是太浪,日常的开支还
是可以接受的,当然会比上海的消费略高一些。想省钱的同学就自己多煮饭,少在外面吃喝。于默奥大学是没有食堂的,虽然校园里有
小餐厅,但每顿饭的价格约莫人民币60-80元,实在是不舍得花钱,所以过上了自己动手、丰衣足食的小日子。
一般来说,所生活的城市越繁华,中国超市和亚洲超市的数量就越多,商品的品种也越丰富,基本的烹饪酱料(米面油盐酱醋)也能买
得到,不过价钱会是国内的两三倍,如生抽老抽20克朗左右,老干妈20-30克朗。行李额充分的同学可以带一些自己常吃的食物或者熟
悉的酱料,干菇、干椒、红枣、枸杞等重量较轻的干货可优先考虑带一些。至于本土超市,ICA可以说是瑞典的国民超市了,可以提前
在官网上申请一张ICA会员卡,免费邮寄到你的信箱,部分商品只有使用会员卡才有折扣;其他的超市还有Coop,Willys等,最便宜
的超市当属德国的连锁超市Lidl,物价水平与国内最接近,相当感人。瑞典是典型的“一分钱一分货”的国家,价高的商品通常质优。逛
瑞典超市,还要接受的事实是,肉比菜还便宜。大概是西方人不喜欢啃骨头吧,鸡翅膀和鸡腿特别便宜(大概人民币两三元一只鸡全
翅),鸡胸肉比鸡翅鸡腿贵一些,牛肉会比鸡肉、猪肉、鱼肉都贵一些,牛肉大约100-200元1kg。瑞典的瓜果蔬菜通常是从南欧国家
进口的,标价对比国内菜市场有时翻了好几倍,葱姜蒜也不便宜。而且冬季蔬果数量少、价格高,夏季数量多、常有打折,折扣前后的
价格还是相差蛮多的,建议打折的时候入手。
嗯这个茶水面包50块
除去买菜做饭、时常比价的小忧愁,在交流期间还有一点比较开心的就是能够拥有自己的
住宿空间,一人独享20平,还带独立卫浴,24小时热水,与同一个走廊(corridor)里的其他室友共用厨房,没有禁忌地使用电器,
毫无疑问这将会是我十年住校生涯里最满足的半年了。
、
对于学生活动,学校是不负责任何学生活动的,所有的学生活动由Nation来组织,Nation像一个club一样,有好几十个大大小小的nation,每个nation有自己的特点,有大而热闹的,也有小而精的nation,这个Nation不像国内的社团一样,它们有更多的权利,每个Nation有自己的“地盘”,自己的大楼,自己的酒吧供大家聚会,也可以给你提供住宿。
「 深思 · 回顾 」
作为学生,学习无疑是到乌普萨拉大学最重要的一部分:
瑞典大学采用period制度,每个学期有两个period,一门课一般都在一个period,当然也不乏例外,有1/4学期的课程,也有一个学期的课程,我刚好选了6门课程,一个period三学分,但是瑞典人的随缘心态也体现在排课上面,导致我一个星期里很多课都是重合的,只能被迫逃几节课了吧悲
基本上每一门课都有launch, lab, workshop(一般是课程答疑,或者课程内容面试), seminar(研讨会,一般是作业验收或者课程补充内容)几个部份,课程形式丰富多样。
而且老师会亲力亲为的参加每一个环节,即使是作业验收这种事情老师也亲自参加,当然这样也是压力山大(
这样的教学方式我觉得对于我来说效果是立竿见影的,不得不说每一次准备课程内容面试的时候都超级紧张,说是面试,其实老师会和大家做成一个圆桌,然后和同学一起讨论课程的内容,解答不明白的地方,当然啦,时不时抽问一下同学也让我压力拉满,不过也自然让我重视起来。
同时作业的形式也有很多的小组作业,让我和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交流,事实上作为一个非英语国家,大家都是作为非母语者在用英语交流,场面有时非常滑稽
从开始节课的不适应到后来跟上了课堂进程,找到了合适的记笔记的式,也试着多与教授交流;从最初热衷于寻找中美化的种种不同,到习惯之后也认识到全球化下的同小异,我慢慢地认识到在不同中发现相同也是种收获。
作为成果呢,除了实在不擅长的设计课,其余课程也都拿到了A的成绩
实用小建议
一个合格的交流小结当然不能止步于自己的情绪输出!下面开始上干货啦!!学习是学习的事情,衣食住行更是生活的常态!
衣(天气)
瑞典的天气跨度相当的大,我是秋季学期到瑞典交流,8月份到时候大约25到30度正是舒适的天气,到了11月份开始,基本就到0度以下了,一月份瑞典南部的话最低可以到零下15度左右(但由于湿度的原因,感觉零下七度才和上海零度的体感差不多)


当然,作为一个冰雪大国,其实他们的防寒装备是很齐全的,价格也还算可以,所以并不用带大量冬天的衣服过去,带舒适的秋装夏装就好了,如果想买衣服,像迪卡侬之类的店实际上比国内更便宜,瑞典也有很多的买手店,喜欢逛一逛的话可以淘到很多不错便宜的衣服
食
我的评价是,不愧是美食荒漠,瑞典最出名的两个食物,一个是肉丸,最好吃的甚至在宜家,一个是臭名昭著的鲱鱼罐头(OH NO),所以说不要对本地食物抱有任何期待。
教学楼的食堂相当的贵,100元可能只能吃一点沙拉加土豆泥,有能力的小伙伴一律建议自己做,市中心有一家panda asia market有基本上所有的亚洲调理,而且它们基本不吃带骨头的肉,所以自己会做的话,鸡翅,排骨等等都很便宜,肉蛋奶都是挺便宜的价格,至于蔬菜嘛,嗯一颗小白菜就是20元
如果不行的话,1路5路6路到市中心汉堡王吧(),本地有叫MAX的连锁快餐店,但我觉得一般般啦
住
作为交换生,住宿一般是通过学校合作的uu housing来租赁宿舍,uu housing并不是学校的组织,实际上也是个私人公司,所以价格并不便宜,但是好在有统一管理规范,上面有提到Nation也可以帮你申请更便宜的宿舍。
宿舍基本都是corridor的形式,洗衣机,厨房的配套都很方便,那里的人都不会晾衣服,都是直接烘干机将衣服烘干(烘干机真的好文明好吧,真的很方便呜呜),平时会和同一个corridor的同学交流,当然在那种地方避免不了他们喜欢开party导致有时候会很吵
行
关于市内的话一开始觉得这个城市很小,大概活动半径也就是5km左右,所以买了一辆自行车骑一骑,这个天真的想法直到11月在湿滑的地面上摔了截止,于是改坐公交车,但是坐公交也很是肉疼哇,单程38kr,约合25人名币,月卡大约400块钱,为了身心健康还是忍一忍吧(
不过到了瑞典拿到申根签证了,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,乌普萨拉去机场也很方便,到斯德哥尔摩阿兰达机场实际上比斯德哥尔摩到机场还近,801路直达很快,阿兰达机场基本上有直飞欧洲所以热门地点的航班,找个机票便宜的日子,出发就完事了!
人生无常,路在脚下!